机械硬盘60年发展史60年的积累在短短6年被颠覆?

时间:2023-10-15 来源:首页/沐鸣2注册/登陆平台

  自计算机诞生的那一刻起,存储设备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脑性能的好坏只是影响运算数据的速度,而存储设备的使命则是保证大家的研究所得以及运算数据得以延续。不夸张地说,现代文明很大程度上都是存在硬盘里面……目前硬盘大体上分为三种,分别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下面就随靖边县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这几年来,随着NAND闪存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闪存存储的SSD已然成为市场的新宠儿,性能、体积、噪音、震动等方面都优于HDD。虽然在容量、价格和数据安全性等方面比机械硬盘差了那么点,但SSD取代HDD,将是不可阻挡。

  从1956年机械硬盘诞生至今,历经辉煌,如今却正值生死存亡之际,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背后,我们有必要对机械硬盘的发展史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世界上第一块硬盘出生在1956年,至今已有61年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它由IBM公司制造,世界上第一块硬盘:350RAMAC。盘片直径为24英寸,盘片数为50片,重量则是上百公斤,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不过其储存容量只有5MB。

  在那个时代,RAMAC是令人吃惊的计算机设备,被用于银行,医疗领域。虽然350RAMAC还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硬盘,但却为计算机发展史掀起了新一页。

  由于RAMAC体积过于庞大,性能低效等缺点,IBM提出了“温切斯特/Winchester”技术,并于1973年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硬盘IBM 3340。这种硬盘拥有几个同轴的金属盘片,盘片上涂着磁性材料。它们与能够移动的磁头共同密封在一个盒子里面,磁头从旋转的盘片上读出磁信号的变化。

  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硬盘的祖先——IBM把它叫做温彻斯特(Winchester)硬盘,也称温盘。这个绰号,来源于他两个30MB的储存单元,恰是当时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至此,硬盘的基本架构就被确立。

  在1979年IBM发明了薄膜磁头技术,这项技术能显著减少磁头和磁片的距离,增加数据密度。令硬盘体积可以进一步减小,读写速度可以更快,容量更大。同时期IBM推出了是第一款采用薄膜磁头技术的硬盘 IBM 3370。IBM 3370最初能存储571MB的数据,最高可扩展到4个单元并能和IBM System/30中型电脑搭配。

  真正的第一款GB级容量硬盘是由IBM 于1980年推出的IBM 3380,容量达2.5GB。跟现在的轻量级硬盘不同,IBM 3380的重量超过500磅。

  同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推出第一款5.25英寸的硬盘ST-506,硬盘初始容量为5MB,这是首款面向个人用户的硬盘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这款硬盘也是存储行业第一次引入了计算系统中独立磁盘控制器的概念。

  在20世纪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术,这种新型磁头采取磁感应写入、磁阻读取的方式,令磁头灵敏度大大提升,大幅度提高硬盘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盘片的储存密度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数十倍,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

  在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0663-E12。虽然在此之前1983年已经出现了第一款3.5英寸硬盘,1988年出现了第一款2.5英寸硬盘,但容量方面都没有突破GB,可以说0663-E12是开创了民用级GB硬盘的先河,从此硬盘容量开始进入了GB数量级,3.5英寸的硬盘规格也由此成为现代计算机硬盘的标准规格。

  在1997年时,另一项划时代的技术诞生了,那就是GMR巨磁阻效应磁头。新磁头相比MR磁头而言更加敏感,如果说用MR磁头能够达到3~5 Gb/inch2的存储密度,那么使用GMR之后,存储密度可以达到10~40Gb/inch2,相对于以前提高了8倍之多,这使硬盘的存储密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过,由于现有的硬盘区域密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进一步的发展受到了超顺磁效应限制,要继续推动硬盘技术的发展,需要引入新的技术。

  于是垂直存储技术出现了。它再一次提高了硬盘的存储密度。在2007年,日立推出的第一款突破TB级容量的硬盘。到2012年,有了第一款4TB硬盘的现身。

  受限于机械硬盘的瓶颈难以突破,性能上升空间极为有限,又加上SSD这个大敌崛起。从2012年开始,机械硬盘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停滞的。以希捷、西数为代表的机械硬盘厂商,新品没发布几款,如今电商在售的桌面机械硬盘还是5、6年的老产品,令人吹嘘。

  无奈的是,希捷与西数两家厂商也开始转战SSD市场,可见传统机械硬盘行业的落没!

  硬盘出现在50年代初,从70年代开始,硬盘的容量不断的增大,从最早的几十兆,到现在的TB级别 。同时,硬盘体积则是不断的缩小,直到我们今天常见2.5/3.5英寸体积硬盘,还有一些微硬盘(1.8英寸以下的硬盘,包括1.8英寸)。机械硬盘花费了超过60年苦心经营,却被2011-2012前后才进入消费市场的SSD,仅用短短6年时间,就颠覆机械硬盘这个存储帝国。

  机械硬盘体积,磁头和容量的变化,向我们展示了HDD的发展史中技术不断的迭代更新。如今,磁盘的碟片技术、磁头技术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更多的只是在靠堆碟片来发展容量而已。想要突破创新,难。

  反之SSD则在体积上,性能上还有容量上不断突破,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将全面代替HDD。未来,HDD会像磁带,软盘一样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以上是关于手机便携中-机械硬盘60年发展史,60年的积累在短短6年被颠覆?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触摸式液晶面板与省能源设计 适合无噪音应用环境 2007年7月18日,北京讯 产业计算机应用平台供货商-凌华科技推出工业用无风扇TFT-LCD液晶屏幕平板计算机NuPPC-0701T。整合型控制平台功能齐备,坚固耐用的操作接口搭配无风扇的低功耗设计,7英寸TFT-LCD 液晶显示面板适用于电子制造、工厂自动化、车载等智能交通设备,及各种特别要求高稳定度与无噪音的环境。 凌华NuPPC-0701T工业用平板计算机外型轻薄,为紧密的嵌入式模块化设计,易于安装拆拔。此外,为了保护用户免于无预警断电造成数据丢失,在系统内设计有内部备援电池,使平台维持正常运作,有效降低断电风险。 凌华NuPPC-0701T工业用平板计算机采

  近年来,可穿戴计算机(Wearable Computer,WearComp)悄然成为研究热点,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可穿戴计算机技术打破了传统的交互模式,使人与计算机成为一体,提高了人的整体交互和计算能力。它提供了一种无处不在的计算和无时不有的交互方式。 可穿戴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在应用的促进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基于其特点,可穿戴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终端设备)一般都处于分置状态,即′′穿戴′′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传统的WearComp一般是利用线缆将各终端设备连接到主机的各种接口,使穿戴人肢体活动受到限制且主机的端口显得比较冗杂。而将以 蓝牙 (Bluetooth)以及GPRS技术为代表的无线通信技术引入可穿戴计算机中,可以进一步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HPC(高性能计算)是一个专业度极高又相对冷寂的领域。大家平时做做超级计算机打打Top 500榜单,然后把这些庞然大物打包卖给高校和研究机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情况确实如此。不过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数据量的几何式增长让HPC的应用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这一过程中,HPC市场的流动性也开始逐渐增强。最近发生的一桩行业内收购案,就是很好的体现。 五月底,惠普企业(HPE)以 13 亿美元买下了超级计算机制造商 Cray,折合每股价格27美金,比Cray股票一个月内的平均价格高出了27%的溢价。 我们不如从这一桩收购说起,对HPC市场的变化管中窥豹。 做不到更强,就把更强者买下来 从这桩收购生意

  制造商Cray,为何会有27%的溢价? /

  据国外媒体报道,台湾计算机芯片厂商威盛公司日前发布了一款新的芯片组产品,它可以让超移动电脑的尺寸减少近40%。 这款芯片的型号是VX700。威盛公司表示,这款芯片组可以和其C7-M微处理器配合使用在微型计算设备中。这种组合可以极大地降低系统功耗,延长电池的续航时间。 威盛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款芯片组将南桥芯片和北桥芯片集成在了一起,集成芯片的面积只有35毫米见方。这种芯片组可以使目前的超移动电脑的尺寸减少近40%。 威盛公司没有透露芯片组的价格,但表示将在八、九月批量上市销售新品。 超移动PC是微软在今年年初发布的一个设计蓝本,这种电脑安装了微软的XP操作系统,使用英特尔公司的赛扬M或者威盛公司的C7处理器,可以随身携带

  0 引言 火控计算机是整个火力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人体的大脑,也是连接火力控制系统中搜索跟踪系统和武器瞄准系统的中间环节。作战过程中,火控计算机实时接收搜索跟踪系统采集到的目标诸元,根据目标的运动轨迹和配置火炮的弹道射表,完成对射击诸元的实时解算,同时控制武器瞄准系统对目标实施有效的射击。因此火控计算机的对外接口关系比较复杂,本文主要讲述了某型火控系统中火控计算机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 1 接口电路的设计 由于本火控计算机中接口数量比较繁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为了便于描述,对本系统中的接口分为两类:通讯接口,控制接口。 1.1 通讯接口 本火控计算机中通讯接口主要有:(

  接口电路的设计 /

  微机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总线标准包括系统内总线标准和系统外总线标准两类:系统内总线标准一般指微机主板插槽(系统扩展板)遵循的各种标准,如PC/XT总线标准、ISA总线标准(PC/AT总线标准)、VL总线标准(VESA具备总线标准)、PCI局部总线标准等;       系统外总线标准指系统互连时遵循的各种标准,多表现为微机对外的标准接口插头,有时也称为接口标准,如EIA RS-232异步串行接口标准、USB通用串行接口标准、IEEE-488通用并行接口标准等。      一个总线操作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总线请求及仲裁阶段、寻址阶段、传数阶段和结束阶段。在含有多个主控制器的微机系统中,这四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仅含一个

  上周,在英特尔(Intel)开发者大会上,首席执行官布莱恩 科兹安尼克(Brian Krzanich)宣布,该公司正在与谷歌(Google)的 探戈项目 (Project Tango)合作给安卓智能手机带来深度感知能力。台上的一个演示视频显示了配备英特尔RealSense摄像头的手机如何在短短几秒钟内完成对客厅的 3D扫描。表现干净利落,甚至可能让英特尔有机会最终打入移动领域。 但问题是,高通(Qualcomm)已经先人一步。几个月前,在谷歌的开发者大会上,高通为配备自己公司骁龙移动处理器的手机推出了自己的深度感知参考设计。 显然,英特尔和高通都认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很快将有大事发生。计算机视觉是指计

  ( 06-3-28 20:02:14 ) 3月29日上午,计算机世界报副总编林润华将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ASB)高级执行副总裁、CTO 徐智群就“2006中国电子信息创新技术年会”的召开等热点问题展开对线 ) 林润华: 徐总,今天非常高兴、非常感谢你来到计算机世界接受我们的采访。我在这里代表计算机世界25万全球直接读者,另外代表网络群体对你的到来表示感谢感谢和欢迎。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有关技术创新的话题。我们知道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是自主创新,说到创新,有自主创新还有引进、吸收、消化

  MPS 隔离式稳压 DC/DC 模块——MIE系列首发,邀你一探究竟!

  有奖直播:助力AI算力,下一代GPU服务器中卡缘高速互连解决方案哪里找?

  BOE(京东方)赋能荣耀全新折叠旗舰荣耀Magic Vs2及荣耀手表4 Pro 领跑柔性显示行业趋势

  10月12日,荣耀重磅推出全新折叠旗舰机型荣耀Magic Vs2及荣耀手表4 Pro。荣耀Magic Vs2搭载BOE(京东方)全新一代柔性OLED折叠屏解决方 ...

  近日,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供应商,高通公司宣布将在加州圣地亚哥和圣克拉拉进行大规模裁员。根据提交给加州就业发展部的文件,该公司计划裁 ...

  OPPO联合联发科技共建大模型端侧化部署方案,基于AndesGPT的新小布将开启新一轮公测

  10月11日,OPPO宣布与联发科技合作共建轻量化大模型端侧部署方案,通过采用4位量化技术,实现精度不掉点效果下端侧化性能更优,共同推动 A ...

  几乎没有跨国公司能从印度赚到钱并带回去!如果想带回家,罚也要罚光它。今年4月,在印度深耕10年的小米,先被罚5亿,又被没收48亿!如今vivo可能也要重蹈覆辙了。...

  TechInsights:索尼CIS对苹果强烈依赖,超过55%的智能手机收入来自后者

  10 月 9 日消息,根据 Techlnsights 的最新报告,索尼半导体在日本长崎工厂生产的苹果 iPhone 15 系列相机中使用了先进的图像传感 ...

  2023 OPPO开发者大会定档11月16日,将带来ColorOS 14、服务生态及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

  Redmi K50电竞版跑分解密:搭载骁龙8 Gen1芯片,单核1240分

  高速数字化仪和AWG在车辆总线(CAN/LIN/PSI5)测试中的应用(二)

  高速数字化仪和AWG在车辆总线(CAN/LIN/PSI5)测试中的应用(一)

  报名有礼:【TI C2000在实时控制系统中的新特性】网络直播诚邀您参与!

  直播:TI及安富利带你快速通过新能源汽车安全系统认证 预报名、看直播赢好礼!

  站点相关:基带/AP/平台射频技术面板/显示存储技术电源管理音频/视频嵌入式软件/协议接口/其它便携/移动产品综合资讯论坛惊奇科技



上一篇:游戏主机跟进 主流游戏主机将禁用机械硬盘
下一篇:还在买机械硬盘?销量暴跌将被SSD取代小姐姐们都放云盘了